崩坏星穹铁道角色定位角色功能分析科普
来源:本站整理 更新时间:2023-05-04 16:22
本篇攻略将尝试建立一个相对简单的、比较全面的,对角色定位、功能和配装、养成等方面进行分析的思维框架——
——换个说法,就是教你一个能准确分析和评估一个角色能干啥、该干啥、怎么用的办法。
角色定位/功能分析
怎么分析角色的定位和功能?
最基础分析的是看这个角色的命途。
毁灭、智识、巡猎打输出,存护和丰饶保命,同谐给队友上增益,虚无给敌人上减益。
这么个分析方法非常简单,而且肯定相当管用——只要你不去招惹等级比你高太多的敌人,确保队里有人打输出、有人保护队友,就不太容易失败。
好,看到这里,你已经学会怎么分析角色的定位和功能了,可以给我点个赞然后关掉这个页面了……
……吗?
事情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你应该知道攻击敌人最好用敌人脑袋顶上标着的弱点属性攻击;你也应该知道提升自己的速度属性可以在敌人开始行动前让你的角色再揍几下敌人;你或许还听说过挑战模拟宇宙的第五世界的首领卡芙卡时要带净化,打第六世界的首领可可利亚时不能让她放出来蓄力大招,或者用彦卿时需要给彦卿上护盾……
——明显,这一大堆五花八门的机制不是能被简简单单的七个命途就能够有效描述的。光是弱点击破效果就有7类,角色的各个技能又各自有各自的不同机制,把这些机制全分析一遍显然不太现实。
那么问题来了,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化繁为简,让我们能够简单又全面地评估这一大堆机制的作用呢?
显然是有的。
这一大堆五花八门的机制虽然看着多,但是总归是可以拆成几种基本组成部分:
1.造成伤害。
2.击破韧性条,打断敌人蓄力技能的释放。
3.提高/降低伤害输出(效果作用在攻击方身上)。
4.提高/降低受到的伤害(效果作用在防御方身上)。
5.提高/降低速度。
6.提前/延后行动。
7.附加护盾。
8.进行治疗,恢复生命值。
而这些基本组分还能继续根据它们在战斗中的实际效果压缩成5类:
1.输出——直接造成伤害。
2.破盾——击破韧性条,打断敌人蓄力技能的释放。
3.增伤/易伤——提升我方在单位轮数内的伤害输出。
4.行动——让我方相对敌方行动更多次数。
5.生存——让我方角色在敌方攻击中存活。
而由于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会亲自动手操作角色的每个动作,而是将这个差事交给右上角的自动按钮,所以我们评估角色时还应该考虑再加一个维度——自动,也就是自动战斗功能懂不懂怎么用这一个角色。
所有特殊机制都可以套进这六个维度里面——
例如,主动减少自身生命值的效果会导致自己的角色更容易被敌人击杀,所以这种机制在生存方面具有负面效果。
例如,提升我方速度的效果可以增加我方在单位轮数内的输出,也可以让我方相对敌方行动更多次数,那么这个效果就在增伤和行动两个方面上有正面作用;而对敌方附加减速效果没法增加我方在单位轮数内的输出,只能让我方相对敌方行动更多次数,所以这个机制只在行动方面有正面作用。
又例如,清除我方角色负面效果的机制可以使得我方角色受到更少的持续伤害,并将我方从控制性负面效果(例如冻结状态)中解救出来,让我方实际上能行动更多次数,这个机制就在行动、增伤、生存方面上都有正面作用。
那么,现在,我们就可以用角色在这六个维度上的表现来给评估角色在战斗中起到的作用了?……
似乎还是不太恰当。
因为在不同的敌人状况或友方状况下,相同技能机制的效果并不会完全一致。
例如,艾丝妲的战技可以迅速削减一名精英敌人的韧性,但很难把五个并排站的杂兵的韧性一次性全刮干净;黑塔倒是能一次性击破五个杂兵的韧性,但是面对单个精英敌人时效率就相当低了。又例如,三月七提供的护盾可以有效保护被敌方锁定的队友,但是很难保证其他队友不会被敌人的范围攻击给送走。
那么,怎么办?
很简单。
效果差距不大不用管,差距大就重新评估一次就好了——然后把不同评估结果的适用范围尽可能概括好就完事了。
在大多数情况下,“单个目标”和“多个目标”两个定义域就能够覆盖绝大多数情况了。
例如,艾丝妲对单个目标(此处的目标是敌人)的伤害较高、破盾能力较强,而对多个目标的伤害较低、破盾能力较弱;
而她的技能能提供的增益效果则均是全队生效,所以不管是单目标和多目标(此处的目标是我方角色),艾丝妲都能相当有效地增加敌人行动前目标行动的次数。
而对于更特化的极少数角色技能机制——例如佩拉战技消除敌人增益效果的机制——我们可以认为这些机制生效场景太少干脆当它不存在,或者简单地为这些场景再加一根线。
光锥选择
相对五花八门的角色机制,光锥的机制就没那么花里胡哨了——但是还是有。
对于输出型命途——也就是毁灭、智识、巡猎的光锥,它们的核心功能基本就是提升角色的伤害输出,因此我们可以相当简单粗暴地根据这些光锥对角色伤害输出的提升幅度给它们排出第一二三四名来。
但是对其他命途的光锥来说就不完全一样了。
对于其他命途来,直接的伤害输出就不是第一要务了——这些命途的光锥会带上千奇百怪的特殊机制,在不同场景下各自能产生独特的作用——此时,我们就很难简单粗暴地给这些光锥排出来个第一二三四名了。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继续搬出来我们上一段用的雷达图——但是光锥的机制显然不可能有一个角色那么复杂,这么做显然有点大材小用。
所以我们大致把这些特殊机制与适用角色/对应适用场景联系起来就完事了。
例如,丰饶的光锥【暖夜不会漫长】的机制在绝大多数地方并没有太多的用处,但是在模拟宇宙中能够极高效地触发丰饶系列祝福的效果。
角色遗器配置
虽然一个角色身上可以塞六件遗器,但是遗器的机制相比光锥显然又减量了,所以我们可以简单粗暴地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估遗器的作用:
1.生存保障(基本只有存护/丰饶命途考虑)
2.伤害输出
3.速度/行动调整(配速)
4.能量循环
5.特殊异常状态(主要是虚无命途考虑)
然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角色在这五个方面的需求来对角色需要的圣遗物种类进行分类分析了。
比如这样:
行迹/星魂培养
由于行迹和星魂也是角色机制的一部分,我们直接套第一段的输出/破盾/生存/增伤/行动/自动这六个维度来分析就差不多完事了。
每个行迹都会对这六个维度中至少一个维度有一定增益。根据增益的幅度大小和整体角色定位,我们就可以相当简单且比较准确地判断行迹和星魂的重要程度。
一图流整体
把上述所有东西打包进一个图里面,就是信息量相当充足的角色一图流了。
当然,角色一图流里面还可以再把“推荐队友”这栏加进去。不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并不推荐这么做——因为回到我们的开头,一个队伍只消确保有人输出、有人保命就能运作。要是“推荐队友”比较少,那就会降低我们在应付拥有各种各样的弱点的敌人时队伍的灵活性;而要是“推荐队友”多了——那还不如不推荐,反正对应定位的角色也就那么几个。
有且仅有在这一个角色需要特定的机制(例如点燃、护盾等)来触发某些关键效果时,指明这个需求并列出对应的单个队友才是有必要的。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简单地用一个示例的角色一图流做结尾吧